學校同事和我都曾經遇過這樣的瀏覽器列印問題:如下圖中是一個含有圖文的一個很普通的網頁。

當你在 Google Chrome 和 Internet Explorer 兩種瀏覽器中列印時,卻發現有些圖片不見了,無法列印出來,例如:最上方的圖片和網頁周邊的線條圖案。

這是因為瀏覽器預設「不列印背景的顏色和圖片」的緣故,而上述的圖片和邊緣的線條正好是網頁的背景圖片,解決之道只要在列印時解除這個封印即可。
例如在 Google Chrome 的預覽列印時,勾選選項區中的:背景顏色與圖片,在預覽圖中已可以看到原先無法列印的圖片。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Everntoe 所進行的更新中,多了一個 Work Chat 功能,你更新了嗎?這是一個可以讓你和其他使用者即時溝通的工具,並且可以藉此管道共享筆記和協作筆記。
你得先掌握到對方的帳號,按一下「新對話」:

輸入要連絡的使用者之帳號(Email),再輸入要傳輸的訊息,即可進行連線。

接著就可以開始溝通的工作:(以下為電腦畫面)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文章:IFTTT-不只結合雲端,也可以結合手機,其中提到了 IFTTT 現在已可以結合一些裝置和雲端應用,最近將手邊最常用的是 Android 手機和 iPad 平板,拿來 玩玩這些功能,還蠻有趣的!(如果想要開始使用 IFTTT,可以參考之前所寫的文章:整合雲端應用:IFTTT(if this then that)。)
【例1】定時提醒,例如每月提醒洗車,每年/半年提醒去洗牙。

【例2】有時你想要知道手機到底連線到那些 WiFi ,連線/斷線的狀況為何?可以使用以下的設定,將 WiFi 的使用狀況記錄在一個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的試算表中來備查:


【例3】也可以將收到簡訊(含簡訊內容及基本資料)備份在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的一個試算表中: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FTTT(if this then that)是一個結合雲端的好用工具,你用過了嗎?如果想要開始使用 IFTTT,可以參考之前所寫的文章:整合雲端應用:IFTTT(if this then that)。透過 IFTTT 可以將雲端應用擴大使用範圍,並能自動化、提高效能。
例如:我拿來每發佈一篇部落格文章,則自動儲存至 Evernote 中成為一個記事,這樣就能自動搜集文章成為記事。

或是 IFTTT 有 update 時,就寄一封信通知我,這樣可以省去我一天到晚到 IFTTT 網站上檢查是否有更新:

最近,我發現了 IFTTT 已經可以結合實體裝置(例如你的手機),可以來完成一些自動化的操作。以 Android 裝置為例,IFTTT 所提供的 Channel 有好幾個: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自己、家人和同事等陸續有人問到,收到了長的像下圖這樣的 Google 帳戶被拒絶登入的通知信件。可能是一個帳號給不同的人使用,或是在不同的地點或不同的裝置使用,造成Google判讀有疑慮。

當你確認帳號沒有異常使用的狀況下,如果要解決無法登入的限制,可以試試以下做法:
先連線到帳戶設定的安全性頁面之下:https://www.google.com/settings/security
目前的帳戶權限在「安全性較低的應用程式存取權限」項被預設為:已停用,也就是設定為較高的存取權限。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瑣瑣碎碎,在步調快又非常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中,如何才能讓這些該記在腦子裡又不見的記得進的事,也能順利的進行呢?還好,現在電腦、手機幾乎充斥在工作和生活中,所以只要善用某些軟體工具的「提醒」功能,透過雲端同步手機和電腦,即可以像帶著小秘書般的貼心提醒了!
以下簡單介紹我個人有在使用免費且結合手機的提醒工具。
(1) Google Keep
Google Keep(https://keep.google.com)是一個簡單清爽的記事工具,我個人比較習慣的記事工具其實是 Evernote,而我也使用 Google Keep 來做為雜事的提醒之用。
你只要輸入記事內容並且設定提醒,可以分別針對日期時間或地點來設定提醒的起動時機。不管在電腦或是手機都會收到提醒的訊息,讓你想忘都難。
電腦:(配合 Google Chrome可以在瀏覽器中顯示訊息)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學校裡的同仁聊到一個日常生活使用手機的問題:現在手機是人手一隻,如果要找尋想要的 App 來安裝,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因為手機螢幕較小,找起來實在很吃力,而且耗時耗電耗頻寬。(我想現在的年輕人,總有一天也會踫到相同的問題,這個世代的人眼睛耗損的愈來愈嚴重了!)
的確,手機再大也比電腦螢幕小很多,所以使用上當然較為不方便,以我個人使用的 Android 系統的手機在 Play 商店來看,其呈現內容大致像下圖這樣。

Google 在電腦、手機、平板等裝置之間,透過一個 Google 帳號整合的非常好,所以你要善用它。例如,如果在電腦上連線 Google Play,而且登入個人的 Google 帳號,你就可以用較方便/較輕鬆的方式來搜尋 App,檢視其詳細內容,並且可以「讓手機自動安裝這個 APP」。
先連線到 Google Play:https://play.google.com/store?hl=zh-TW
當你在找到了一個想要的 App,可以在頁面上仔細的閱讀相關介紹,這會和你在手機上看到的內容一致。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多教師在上課時都已經充分資訊融入教學,所以使用電腦和數位檔案來上課已經是一種常態。有些使用 PPT 或是 PDF 檔,有些使用 Word 檔直接開啟使用,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數位媒體一應俱全。
之前和老師討論到一個問題:是否可以不用藉助任何軟體就可以在畫面上點出重點,讓學生能注意到特定的位置?例如下圖樣式:
![new1[25] new1[25]](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svincent/1414242612-3606031163.gif&width=474&height=279)
如果不想使用任何軟體工具,那麼我建議只要修改滑鼠的設定即可。在控制台中找到「滑鼠」進入設定,在[指標設定]標籤下,勾選「當我按 CTRL 鍵時,顯示指標位置」。

當你想要讓學生注意到某個位置時,當下按一下 Ctrl 鍵,滑鼠指標所在位置,會有一個圓圈由大至小的動畫產生。每按一次,動畫即會出現一次。因此可以拿來讓學生注意你要標示重點的位置。這樣不需安裝任何工具軟體,在任何 Windows 系統中都可以使用。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檔案擺在雲端上是愈來愈普遍了,即然檔案已經在網路上,所以要和自己的網頁/部落格結合,就相對變得容易了,例如像 YouTube、Google Drive、OneDrive、Sway、Google 日曆、Google 地圖、Google+、... 等常使用的應用,都有提供內嵌程式碼的功能。
透過內嵌程式碼的方式,可以將在原來網頁中呈現的內容,整合到自己的網頁或部落中,使用者可以不用外連一個新的網頁才能看到內容,讓網頁更美觀且更易閱讀。而且使用嵌入的內容,網頁本身不需要再準備檢視器即可觀看內容。(參考下圖)

通常內嵌的程式碼長的像這樣: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XXXXXXXX" frameborder="0"></iframe>
以下分就這些服務,逐一說明如何取得內嵌的程式碼。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 Microsoft 推出了一個線上的新工具 Sway,讓你可以在網頁上直接製作線上展示內容。目前必須要有邀請函才能使用,你可以先到 Sway 網站輸入個人的 Email 帳號,排隊取得邀請。
連線至網站:https://sway.com/,登入你的微軟帳號,按一下 Craete new Sway 即可開始製作流程:

以下是其簡單的工具描述:

在圖片區上點一下,可以由 OneDrive 雲端硬碟或是個人的硬碟中取得圖片,在文字區中可以插入文字。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學校的行政人員和教師同仁常常會因為辦活動或是為留做教學檔案而照了很照片,但是這些不斷累積的照片久了形成了一種負擔,因為在幾萬張照片要找尋一張照片並不容易啊!每每為了評鑑和訪視而要撈出以前的照片時,即會開始傷腦筋!
大家遇到的問題通常是:儲存格照片時,只將照片檔依照日期或活動來分資料夾存放,頂多在資料夾名稱上註記日期/活動名稱及其他想要加註的文字。一旦要找尋某些照片時,通常會找到一整資料夾卻還要一張一張檢視才能找到想要的照片。
所以同仁們常會問到要使用那一種軟體才可以有效的管理呢?我個人都建議,不一定要使用特定的軟體,或許檔案總管已經很好用!因為你需要的是在儲存照片時能將照片檔加上「標記」。
在 Windows 中的檔案可以加上詮釋資料(metadata),而其中照片檔通常可加入 EXIF 資料和標記。照片有了標記就能加以搜尋,而且一張照片可以有不同的屬性,所以可以有多個標記,也就是說下了不同的標記關鍵字,可能會搜尋到同一張照片。例如:同一個活動產生的照片,有些照片的重點是景物,有些照片的重點是人物,有些是兩者兼具。
做法很簡單!在檔案總管裡找出你要的照片,選取一張或多張照片檔,在檔案總管的檔案內容處找到:標記。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學校的課堂中,教師們常會使用 YouTube 上的影片來做為輔助教材,當由電腦上播放 YouTube 的影片時,常會覺得使用滑鼠有些不方便之處,例如:暫停播放/跳至後面/跳至前面等操作時。所以,如果能使用快速鍵,應該效果會比較好一點。
以下稍微整理了一些 YouTube 上的快速鍵,應該對老師們在教學現場會有幫助。

【快速鍵】
F:切換全螢幕/正常視窗。(按 Esc 鍵也可以由全螢幕切換回正常視窗)
K:切換播放/暫停播放。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當你在閱讀一份多頁的文件時,可能會使用 PageDown/PageUp 鍵或是滑鼠滾輪,來到達下一頁或下一筆的頁面,但是因為文件大多是直式版面大小,而螢幕看起來卻像是橫式版面大小。參考下圖[左],如果使用 PageDown/PageUp 鍵或是滑鼠滾輪來換頁時,並不會直接換到文件每一頁的最上方。
要如何操作才能像下圖[右]所示,每次換頁總是顯示在文件中每頁的最上方呢?這樣除了可以更精確直接看到想要內容,也可以減少使用鍵盤和滾輪的次數,操作時間也可以加快。

(1) Word
使用 Ctrl+PageUp/Ctrl+PageDown 鍵,可以切換至每一頁的最上方。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 XMind 提出的新版本:XMind 6(beta 2),其中的第一個新功能,可以將畫好的心智圖,變成一個 Everntoe 的記事,剛好兩個軟體我都有在用,來看看效果如何。
XMind 6 下載網址:http://www.xmind.net/download/beta/
建議下載可攜式版,免安裝可直接使用。

在 XMind 6 中開啟或製作一個心智圖後,選取[檔案/存入Evernote]指令: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延續上一篇文章:Outlook-自訂搜尋資料夾做為郵件分類工具以提高使用效能,使用虛擬資料夾的觀念來做為管理郵件的大效方式。這個觀念可以套用在其他地方嗎?
其實虛擬資料夾每個人天天都在用,像是在電腦檔案總管裡的下載、桌面、文件、圖片、音樂等資料夾,都是有一個實體資料夾,圖中的 Dropbox、下載都有一個實際的資料夾,使用者不需要知道,即可直接對其資料操作。例如:
「我的文件」的實體資料夾是「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帳號為administrator)

關於「媒體櫃」的操作與使用,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在Windows 7中善用媒體櫃。以下要來看看在 Evernote 上也有相關的應用。
例如,你可以將一個記事使用多個標籤,而一個記事只會放在一個記事本之下。所以當點選不同標籤時,可能會看到相同的一個記事。一個標籤就像是一個虛擬記事本。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使用 Microsoft Outlook 做為收發郵件的工具,你可能會以「資料夾」做為分類郵件的標的,只要有新的郵件進來,你可以手動或是藉著已建立的郵件規則而自動的將信移至某個資料夾中。但是,同一封信可能會賦予不同的屬性,但卻只能放在一個資料夾中,造成在搜尋郵件時的困擾。如果要解決上述的問題,應該使用「虛擬」資料夾的觀念來處理郵件,而非使用「實體」資料夾的概念。
你如果使用的是實體資料夾,則郵件2和郵件4只能出現在一個資料夾中:

而你如果使用的是虛擬資料夾,則郵件2和郵件4可以出現在不同資料夾中:

Outlook 中也提供可以依分類、待處理等不同的方式來標記郵件,對於搜尋郵件時稍有幫助。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是 PC-cillin 的用戶,只要你在使用的序號未到期,都可以免費升級至 PC-cillin 2015 雲端版,只要進到以下的網址:
http://fb.trendmicro.com.tw/freeupgrade/FreeUpgrade.html

輸入你手邊的 PC-cillin 產品序號及你所設定的電子郵件信箱,通過認證後,就可以將該組序號使用在 PC-cillin 2015 雲端版中。不管是 PC-cillin 2013/2014,或是更早的版本,只要在有效期內,都可 Update。而你所下載的安裝程式,會先移除舊版的 PC-cillin,再進行重新安裝。
畫面下方也註明了那些序號是無法 Update 的,請自行注意。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個 Google 表單研習的回饋單實作範例,運用了 Google 表單所提供的各種元件及配置功能。如果你想試填表單也是無妨,本例不用輸入個人帳號即可使用。以下已將表單嵌入部落格文章中,如下:
除了基本的功能之外,有幾個延伸的應用可以來練習:
1. 善用區段和分頁將填答內容結構化
當你的填答內容很多時,要能善用「區段」和「分頁」來讓你的表單看起來更結構化。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YouTube 是大家常用來觀賞影片的好用工具,最近和同事聊到一個常見的問題:如何在查詢影片時依熱門程度排序列出呢?
例如:查詢「TED 中文」時,因為 TED 的影片相當多,而即使加入「中文」來限縮搜尋的範圍,也會列出不少的影片,你如何找到較為熱門的影片呢?

你可以藉助 YouTube 提供的「篩選器」,來作為列出影片的篩選和排序的工具。
例如:可以根據「上傳日期、搜尋結果類型、片長、屬性」等來篩選,也可以使用「排序依據」來排序。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學校老師都在討論翻轉教室、線上學習,又是可汗學院,又是均一教育平台,又是MOOCs,一個一個不斷的出現。但是,老師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線上教材呢?
要學校購置一個實用的平台並不容易,如何能實作練習呢?最近微軟推出了 Office Mix 工具,讓你可以將在 PowerPoint 2013 中編輯的簡報,轉換為線上學習教材。而老師可以將這些線上教材,有系統、有組織的架構於個人的網站或是部落格上,這樣就可以成就自己的線上學習平台了。基本上,平台的花費可以接近於 0,而且不用維護系統,教師只要專注於教材本身即可。就拿 Office Mix 來體驗一下吧!
Office Mix 可以將原來只有簡報投影片的原型,再疊加上錄製 Webcam 的畫面、收錄麥克風的聲音,及你在投影片上繪製的記號等,讓使用者可以宛如你親臨現場指導般的學習。即使投影片中含有超連結文字,也可以使用這些超連結。而且能對使用者的操作,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根據:https://mix.office.com/watch/1v4koz7wvbove的線上教學,提到了 Office Mix 的互動特性包含了:

Office Mix 的線上學習教材庫在:https://mix.office.com/Gallery,這些精挑細選的線上教材,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可以先拿來觀摩觀摩。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